找到相关内容366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初机信佛要有正确观念

    明了养理。不求甚解的诵经,如初学的熟读熟背,也可为进求义解的——闻慧的方便。   中国佛教徒所修的一般法门,念佛,吃素(放生),诵经,确为菩萨行的初方便。这是初方便,为了增长大乘的信愿,慈悲,智慧而...

    果律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065380288.html
  • 创立黄羊山养道法会弘常住永明宗普照大师传

    身行禅,心持律,起居动息,皆有常节,应事接物,务为密行,不以戒律成缚,不以义解为祟,不拘泥因果,不荡心虚灭,观机说教,多依孝敬之言,闲邪存诚,一归诸于圆真妙心。自出家至于涅槃,言不诳,心不曲,喜怒自平,...

    巨赞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20101584346.html
  • 略述《入中论》菩萨三因

    行菩提心即六波罗蜜多中的第六般若智慧。  从文字上看,《密意疏》对“无二慧”的义解有变化。在前面,宗大师解无二慧为初入道菩萨之因慧,此处则解无二慧为菩萨六波罗蜜多中的第六般若波罗蜜多。而初入道菩萨之因...颂第一偈的解释时,将无二慧认做初入道菩萨之因慧外,其他处解菩萨三因时也同样以根本义解之。请看宗大师在《密意疏》中对三因之中的菩提心做了如下开示:  “以菩萨前导之发菩提心,意在修学发心,非谓修成之真实...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15555983.html
  • 中道理念与现代佛教教育

    遇到了许多新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和矛盾,积累了很多需要总结和吸取的经验和教训。如佛教教育中僧伽教育与普及教育的关系问题,传统义解与现代学术的融合问题,传统的师徒授受与现代学院制教学的优劣问题;学与修、内修...为了佛法的传播和教授,又有了义解的佛学及佛学的理论。就现实的状况而言,确实存在着学与修分离的现象,其突出的表现是,佛教义理的学习偏离了佛教修行的目的,有的甚至成为追逐世间名利的工具。在已进入信息时代的...

    华方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55556417.html
  • 戒律与佛教未来

    性格。   伍、结 论   僧伽修道实力有二:1.义解、2.实证,身心实证佛法(法性、涅槃)仗凭义解三藏教理(经、律、论),义解三藏教理贵在身心实证佛法,这就是“解行相应”的道理。吾人身处当今佛教,...

    宗麟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63556434.html
  • 学术与解脱之抉择

    精绅、人力与资金,也好像法喜充满,这样一来如果不细心定位它的意义与价值,则那些以学术为第一标准、视学术方法才是佛法义解的人就更要甚嚣尘上了。我们必须了解到:佛法实修所得的义解跟世俗学术的研究知解,基本...

    法藏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24674737.html
  • 《白人岩慧远诗偈暨怀念法师诗文注译》之后记

    还执笔著文,阐述佛理,《高僧传·义解三》记载他“弱而好书,圭璋秀发。年十三随舅令狐氏游学许洛,故少为诸生,博综六经,尤善老庄。性度弘博,风鉴朗拔,虽宿儒英达,莫不服其深致。”释慧皎在《高僧传·唱导第十...是出类拔萃,否则不会达到“宿儒英达,莫不服其深致”的境界,让后代诗人史家钦敬不已。如此人物,追随其师道安学法,成为一代宗师,并被后来的净土宗奉为初祖,绝对不是偶然。《高僧传·义解三》说:“远藉慧远解于...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4574825.html
  • 中国佛教解经方法的演变

    自经典东流,译人重阻,多守滞文,鲜见圆义。若忘筌取鱼,则可言道矣。”(《高僧传》卷七)道生自己的解经实践正运用了这一义解方法。当时盛传涅pán@③学,此说的核心是宣扬涅pán@③佛性说。佛性是成佛的...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无法对整个佛教理论得出统一的理解。这种情况的存在促使一些佛学者进一步致力于对佛典义理的义解会通工作,在这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是唯识宗创始人玄奘。玄奘力图对整个佛理及中国所传的所有...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13240135.html
  • 中印禅宗史讲义(1)

    体裁为类传体。分为译经、义解、神异、习禅、明律、遗身、诵经、兴福、经师、唱导十科。记录汉、魏、吴、晋、北魏、后秦、宋、齐、梁僧人257人,附见274人。前八科之末均有论有赞,末两科有论无赞。书末附有...目舒之,或讨譬集传。南北国史,附见徽音;郊郭碑碣,旌其懿德。皆撮其志行,举其器略”。分为译经、义解、习禅、明律、护法、感通、遗身、读诵、兴福、杂科等十科。每科之后,有论无赞。《高僧传》不录在世人物,...

    道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15754352.html
  • 林葬----中古佛教灵尸葬研究之一(1)

    高僧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卷六,义解三,,221-222。   注6 《续高僧传》,卷二十一,,510上。   注7 同前书,卷八,,489中。   注8 常盘大定,,《宗教研究》,新第四...(台北,鼎文书局,1976),条云:“卢山慧远重禅法,曾使弟子往西或域求禅经戒律。”772。   注42 《高僧传》 ,卷六,义解三,,217-218。   注43 同前注,221。  注44 同前注...

    刘淑芬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13248102.html